在哈佛大學燕京學社圖書館中,收藏著美國傳教士畢敬士的3大本影集。
畢敬士是美國圣公會傳教士,于1927年偕妻子來中國傳教,在中國生活了近20年。在華期間,畢敬士與另一位美國傳教士卡特·霍頓私交甚篤。在畢敬士的影集中,還收錄著霍頓拍攝的有關(guān)撒拉族的照片。其中,關(guān)于撒拉族新娘的照片從側(cè)面反映了不同文化的互相交融和影響。像撒拉族這樣從中亞遷徙到中國的少數(shù)民族,如何與周圍各兄弟民族特別是漢族和睦相處,互相學習、交流,并在生活習慣上互相影響和滲透,從照片中可窺見一斑。
影像二:新娘與伴娘
這是美國傳教士畢敬士影集中收錄的卡特·霍頓拍攝的又一張和撒拉族新娘有關(guān)的照片,此片也攝于青海循化。照片中的兩位撒拉族姑娘穿著鮮艷漂亮的衣服和翹尖的繡花鞋,佩戴著銀制的胸飾、墜子、項鏈、耳環(huán)和頭飾等。
筆者曾把這張照片給北京的撒拉族朋友看,他們認為照片反映了撒拉族新娘出嫁前的狀態(tài)。右邊的是新娘,她身旁站的是伴娘。
結(jié)婚對于撒拉族人來說,是件非常重要的事,要準備很長時間,花費許多錢財。撒拉族人的婚禮非常隆重,有一整套儀式,包括“撒谷”、“放水炮”、“擠門”、“開板箱”、“交鞋”、“駱駝舞”等。送親途中的“敬新茶”儀式也非常隆重?;槎Y那天,當送親隊伍途經(jīng)各個村莊時,那些村莊里曾與新娘同村的已出嫁的婦女們,要端出熬好的茯茶,在茶碗里放上紅棗,盛情招待新娘及送親者。當然,在婚禮中也少不了一些與伊斯蘭教相關(guān)的內(nèi)容,比如請阿訇念“尼卡哈”(阿拉伯語,《古蘭經(jīng)》中有關(guān)婚姻的章節(jié))、寫“衣扎布”(阿拉伯語,證婚書)和證婚等。
伴娘一般是新娘的好朋友,或者是新娘親戚中的女青年,必須未婚。同漢族習俗一樣,伴娘需要在整個婚禮過程中陪伴新娘,直到把她送入洞房。伴娘一方面要給新娘做伴,讓她不至于孤獨,另一方面還要想辦法為新娘解難,或在婚禮儀式中給新娘鼓勵,讓她有信心應(yīng)付這些場景。
在撒拉族人居住的地區(qū),撒拉族姑娘曾被稱為“艷姑”,這是因為她們有著玉一般白皙的皮膚,身材頎長豐滿,眼睛清澈明亮。1947年,學者李得賢在《西北通訊》中發(fā)表了《關(guān)于撒拉回》一文,對“艷姑”一詞作了比較詳細的闡釋。如今,在撒拉族的語言里,“艷姑”已經(jīng)成為“新娘”的代名詞。
撒拉族女子不僅外貌艷麗,而且心靈手巧,善良樸實。刺繡是撒拉族女子的必修課之一。她們把繡枕頭、繡襪底、繡鞋幫、繡圍裙、繡荷包和繡兜肚,當成少女時代的功課。在男女結(jié)親的時候,新娘會將自己的繡品送給新郎作為信物。撒拉族女子還會吹一種叫做口弦的樂器。口弦是世界上最小的樂器,雖然只有4個音,卻能表達出細膩豐富的感情。
資料來源:中國民族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