瑤族是中國華南地區(qū)分布最廣的少數(shù)民族,其中人口最多的省份是廣西,有7個瑤族自治縣和48個瑤族鄉(xiāng)。
瑤族分布的特點是大分散、小聚居,居住地區(qū)多為山區(qū)丘陵地帶,主要從事山地農(nóng)業(yè)?,幾寰劬拥氐拇逭車?,樹木蔥郁,風景秀麗,民居多以干欄式建筑為主,而風雨橋則是瑤族地區(qū)最有特色的公共建筑。
建筑特點
瑤族風雨橋,又被稱之為“涼橋”或“風水橋”。除木橋外,大多是在石拱橋上加蓋橋廊、橋亭和在橋頭的橋臺上建閣樓,穿斗式木構架,二層檐或三層檐,有的四層檐,通高在9米~10米間。風雨橋不僅是路人避雨之處,也是瑤族男女青年談情說愛的約會場所。廣西瑤族風雨橋主要集中在富川瑤族自治縣和恭城瑤族自治縣。富川縣保存至今的古代瑤族風雨橋有18座,其中著名的有迥瀾橋(建于明萬歷年間),青龍橋(與前者同時期修建),以及福壽橋、高橋、鳳溪新橋、皇侯泉橋、東轅橋、鸕鶿塘瀾通橋、龍歸橋、興隆橋等。
風雨橋的基本形制
瑤族風雨橋,基本上都是跨河而建,主要由三部分組成:分別是下部的墩臺,中部的跨河游廊,上部的廊亭和閣樓。底層的石作與主體木作搭配結合。從風雨橋本身功能來說,廊橋頂面的舍瓦屋面,有利于排水。通透而寬敞的廊橋,適合采光、通風和遮雨。同時,石作橋墩堅固耐用,以鄉(xiāng)土水杉作為橋身主材,在群山環(huán)繞、濕熱多雨的亞熱帶氣候中,能夠屹立400余年,至今依然保持其使用功能。
風雨橋以石拱木作,廊、屋、亭、閣為一體,造型別致、美不勝收。無論是遠眺還是進觀,都體現(xiàn)出獨特的審美意境。鏈接廊橋與屋亭的是長條青石,橋與村寨的連接則用花石鋪路,橋面主體是當?shù)厮寄静摹_@種自然生態(tài)環(huán)保的理念,更彰顯了瑤族人民獨特的審美境界。